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楚霸网

楚霸文学楚霸文学
关注: 1贴子:1631 排名: 9 
0 回复贴,304585 次查看
<返回列表

[散文杂谈] 谷雨前后,种瓜点豆

发表于 2022-4-20 08:03:33 |阅读模式
微信图片_20220420075952.jpg
谷雨前后,种瓜点豆
紫金文艺头条  
年初,我开始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,每个节气学一首诗,已经坚持三个多月了。昨天一个孩子提醒我,周三是谷雨节气,应该赏读谷雨的诗了。
3 F1 ^4 h) S1 ?4 j% S; [谷雨,雨生百谷。这是二十四节气中,春季里的最后一个节气。此时的华夏大地“时雨乃降,五谷百果乃登”,绵绵春雨滋润着广阔田陌中的初插秧苗,也呵护着播种在农家小院房前屋后的瓜豆们。: A7 J& {2 @# N& }% t# S
刹那间,母亲的身影出现在眼前。
7 G1 Z1 k, m# e6 m在我的印象中,谷雨时的母亲是极其忙碌的。她微驼着背,端着小盆,盆里是一小包一小包的各色种子,我则拿着小铲子跟在她身后。
- g2 G" l0 g' R3 o  H9 S9 e; z“谷雨前后,种瓜点豆。”母亲一边唠叨,一边带着我到处走。2 I. K5 Y2 ^1 q$ R& g0 B7 l
“这里,阳光好,种倭瓜。”4 Z4 Y. O$ }2 ~4 n+ R! G
“嗯嗯!”我答应着,眼前出现金灿灿的大倭瓜,想起香喷喷的倭瓜子,赶紧用小铲子铲出一个小坑,母亲把去年秋天选的种子放进两粒,我再把土盖上。母亲说:“轻轻踩一下,种子发芽快。”于是我就认真地踩上一脚。
6 a1 X2 J6 b  {扁豆花是我最喜欢的紫色,开放时就是夏天了,那时我就可以穿上同样颜色的裙子,等待远在三线工作的哥哥回来探亲,他最爱吃扁豆炒肉丝拌母亲做的手擀面。
. n3 w& i! o4 R4 y“苞米下种谷雨天,这里种几棵苞米。”7 k, b% H; j: J
“好呀好呀!”
5 X5 ?" L5 L/ `9 z! h+ u% N/ k母亲在院子里种的玉米,不为收棒子,主要是留着当甜秆,以飨我这小馋猫。那时的孩子,零食少,水果更少,母亲会挑一两棵棒子结得不太好的,早早把小棒子掰掉。这样的玉米杆水汽足,糖分高,特别好吃。长大以后倒是随时可以吃到甘蔗,我却总觉得不如小时候的玉米秆清甜。
3 B5 e- ~2 E% @/ o0 L: J此时想来,每个节令,母亲都温习着她的故乡最原朴的生活,这应该是对胶东那片土地最执着的眷念吧?6 R- C1 L4 h) i* B9 E  F4 j. K1 u
后来,母亲随我到南京生活,我们住的房子是一楼,也有个不大的小院子。身体尚健时,她老人家每年清明前后,都在院子里种上几棵丝瓜和扁豆。我纳闷为什么小时候在北方是谷雨时操持这些,而今却是清明,这前后差着半个月呢。母亲笑着回复:“十里不同天,北方季节晚一些,总得气候合适了才行。”3 d% Y1 g2 |1 L( I; m7 K
src=http___www.chinapoesy.com_UploadFiles_Poesy_20170422_85d1da74-7d7b-4c57-bffd.jpg
是啊,“时令北方偏向晚”,江南绿肥红瘦时,北方的春天才姗姗来到……* i' U; |; d' J. t0 A. ?
从出神状态回归,看着窗外的香樟树上有鸟儿扑棱棱地飞来飞去,我突然想到元稹的谷雨诗:“谷雨春光晓,山川黛色青。叶间鸣戴胜,泽水长浮萍。暖屋生蚕蚁,喧风引麦葶。鸣鸠徒拂羽,信矣不堪听。”
7 L* P, {9 z, {4 \; S- A, w一首小诗,写尽了谷雨时节生机勃勃的景象——细雨空濛,山色翠微,浮萍柔嫩,麦葶摇摇,屋内新蚕食桑沙沙,室外戴胜咕咕有声……“一候萍始生,二候鸣鸠拂其羽,三候戴胜降于桑。”多美好的季节,多美好的文化啊。
3 l% O% k5 k4 n' {& q1 V6 A低头备课,搜肠刮肚回忆儿时过谷雨的记忆:“谷雨有雨种瓜豆,走过田埂看牡丹……”恍惚中,仿佛又跟着母亲一句一句念叨着谚语,一铲一坑,一踩一脚,把希望的种子深埋于静默的土地中。(王霞)
) c: B7 _! f: T6 E) ^: s
1 b# x" F; {8 @0 b3 H3 L3 `9 ]: n( C( o# }* ?7 W! L
5 `. `( i8 l( H' D9 ~( v: T

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回帖 (可批量传图、还有插入视频等功能哦!)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©2001-2013 chubawang.net http://www.chubawang.net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苏ICP备17012952号 非经营性网站Powered byDiscuz!X3.4公安网备
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:873771296Comsenz Inc.
发帖 客服 微信 手机版 举报